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厌学行为的潜意识性及其心理机制

作者: 金洪源 新闻来源: 中国心理网应用技术专栏 发布时间: 2016-03-08
一、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
——越是重视子女学习教育,子女越是不爱学习
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重视子女学习的国度,这一点让西方国家羡慕不已。早在西方家庭培养婴幼儿如何信仰上帝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孩子进行为什么而学习和如何努力学习的培养。接下来,中国的绝大部分有文化家长会一环扣一环地,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地抓下去……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比如小学三四年级,初中二、三年级或高中一、二年级的年龄时,西方重视信仰教育的家庭基本都能够实现目标——培养出一个虔诚信仰上帝的孩子。这种因果效应我们都能理解,教育就应该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但是,中国家庭的多数父母没能收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效应。只有少数家长培养出了爱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多数家长感到失望;还有不少的家长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孩子不但厌学、弃学,凡是努力学习的教育连一个字也听不进,凡是学习好的学生,一个也不喜欢……还有一大套的厌学和弃学的理论思想……有的甚至开始背叛父母和老师。
人家不种瓜的得了瓜,我们苦心种瓜的得了豆;人家不太管孩子学习的,孩子可能还学习不错;我们费尽苦心培养孩子努力学习的,孩子反而厌学、弃学、反叛……如果我们用当代心理学的新理论和技术揭开其中之迷,我们的教育发生事与愿违的现象就会大大缓解,许多麻烦的事,也会好办得多。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的工作,我们课题组成员们在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实验学校、民营实习基地,先后对上千名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地跟踪实验研究,发现这些中小学生的厌学行为,最初都是一种潜意识性的情绪反应;是一种心不由已的强迫性反应;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者不知道世界上竟会有潜意识厌学这种事,所以,把一种本来和强迫症、恐惧症(这些都是有两次心理训练就可能彻底控制的心理障碍)一样难以靠意志克服的心理反应,当成是孩子说了(下决心努力学习)假话;说话不算数;不懂事(不懂得学习好了会有如何好的前途)……教育者把话说错了,还要让孩子接受,这样的教育怎能不产生厌学、弃学的思想和对教育者的背叛呢?而人家教育孩子信仰上帝的家庭教育没有这种冲突,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值得乐观的是,学生早期的这种潜意识性的厌学行为虽然靠意志难以克服,但是,掌握了规律又是容易解决的。只要我们把握住若干关键环节中的少数一两个,厌学、弃学、学了也不见效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首先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使人类对自身心理的研究进入到了一种空前的深入程度;同时又恰恰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中的一个误解,即用性挫折解释人类的心理障碍的误解,把多少人的眼睛挡住,使我们看不见我们的中小学生们的厌学、弃学、想学学不进,学进也不见效等等现象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于是,我们用意志品质、学习目的、学习动机等这些概念做了许多支离破碎的好听不好用的解释。
过去人们都会说:人类的心理好比浮在海上的冰山,潜意识好比冰山藏在海水平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冰山的八分之七。在我们近20年的研究实践中,我们渐渐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你看到了学生的潜意识世界以后,许多问题变得竟如此容易解释和解决。
二、新潜意识行为观是彻底揭开学习障碍之谜的第一把钥匙 
潜意识行为就是意识没有参与或意识不能支配的行为。(关于此观点详见《潜意识即无意识思想是揭开学习障碍的理论基础》等系列文章)
        对潜意识和潜意识行为的这一解释帮助我们彻底揭开了潜意识厌学行为、逃学行为、学习低效、分心等等学习障碍行为的心理机制。但是,这一解释又和弗洛伊德最初提出来的那个潜意识或潜意识行为的意思有较大出入,基本冲突。车文博教授在《意识与无意识》一书中评价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时写道:“无意识(称潜意识更贴切),指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被压抑的欲望。这些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允许东西,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总是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无意识是心理的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弗洛伊德作为第一个看到人类的潜意识的人,他发现了潜意识、潜意识行为这个事实存在,很了不起。但是,在那个时代,他难免不表现出他的思维局限。即把人类的性的欲望有时表现为潜意识状态,误解为潜意识就是性的欲望。事实上,性的欲望常常并不是潜意识状态;潜意识行为也并不仅仅是性方面的,也包括其它行为。不这样认识问题我们永远不能揭开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学习障碍之谜。比如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思路,我们解释说:“中学生厌学行为是婴、幼儿时性欲冲动与现实的自我的力量对峙、冲突,所导致的‘痛苦和焦虑’的结果”,退一万步说,就算这句话是对的,那么你在临床上能做些什么呢?你如何能够在2小时间内解决这些时间紧迫的中学生的厌学问题?新精神分析学派要半年到18个月才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看到临床效果;旧精神分析学派平均500小时才能使一名患者见效。
新的潜意识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技术干预,控制厌学反应和各类神经症,最快的只要40--50分钟到2小时即可基本控制症状。
这种临床上的化繁为简,首先在于我们认为:潜意识行为就是一种没有意识参与的自动化的行为。这种没有意识参与或意识不能控制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条件反射。人类有大量的条件反射行为是潜意识的,是来不及控制的,是不能控制的。 
三、潜意识情绪反应观是揭开学习障碍的核心理论 
有恐高反应的人,明明知道自己从一个旅游风景区的高空栈桥上走过不会有任何危险,却不敢走;有动物恐惧反应的人,明明知道当前的宠物狗是不危险的,却不敢接近;……这种担心虽然我们能够意识到它极其不合理,但是,它是一种潜意识的情绪反射,我们的意识无法对它进行控制。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的一种,也可以说是同一种条件反射的某一方面的表现或效能。人们对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经典实验研究都不陌生:当他把食物放进狗口中的时候,同时让狗听到一个铃声。在经过若干次这样的将食物与铃声结合的训练以后,狗学会了对铃声产生流口水的反应,当狗只听到铃声而没有得到食物时也会流口水。他把狗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对铃声刺激产生流口水反应的行为称作条件反射;把这种建立条件反射的机制或过程称作条件作用。我们之所以一看到“Mother”这几个英文字母就想到汉语的“母亲”,之所以一说“母亲”这个词就在脑海里浮现妈妈的形象,也是由于后天条件作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然而,我们现在只谈到了条件反射的一个方面的意义,而没有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的意义——在狗形成“知道”铃声意义的反射的同时,也在形成情绪体验的反射。条件反射的这方面的意义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是它确实存在,而且很重要。当狗听到铃声时,它一方面产生“知道”要有什么事(喂食)发生的反射;另一方面发生唾液分泌的生理反射;再一方面它的情绪是愉快的(如果它已经饿了的话),即条件性情绪反射。
当一名对数学有严重厌学倾向的中学生,在下一节课就要上数学课的情况下,一听到铃响刺激,也产生三种意义的条件反射:从认知方面,他首先知道自己此时情绪不佳,并且知道其原因是要上数学课了;行为方面,他表现为取出数学书和笔记等;情绪方面产生一种特定的消极体验,如情绪低落、心情焦虑、烦躁等;生理方面产生肌肉酸痛、疲劳、困倦等等。实际上,此时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认知与行为反应,都是同一条件反应的几个方面的表现。因为根据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情绪即大脑对生理状态的反应,当其大脑反映当前的这些生理状态时,所有生理指标亦都是反映其情绪状态的心理指标。
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在条件反射发生时,不是单一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反射,而是同时存在着情绪的反射和生理上的反应。看到条件反射中的这一意义,对于解释和解决人们的潜意识行为十分重要,也便于加深解释行为产生的内部心理结构。我们之所以要澄清这一点,根本原因还是出于解决临床问题的需要,从这里入手解决人们的某些行为更为有效。
在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就有心理学家提出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问题,即人工情绪反应(Conditional emotive response;简称CER)。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斯金纳等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对条件性情绪反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来,他们又曾用一名本来对大白鼠表现出兴趣的婴儿做实验。当这名婴儿接近大白鼠时,就用一把锤子猛砸一块铁板,发出吓人的响声把婴儿吓哭,并且使这名婴儿赶忙从大白鼠身边逃离。从此以后,婴儿长期保持着对白鼠的恐惧情绪。如果从巴甫洛夫对狗建立起铃声和食物反应的暂时神经联系角度看,该婴儿大脑中建立起一个认识世界的反射,即一看到白鼠就“知道”将有一个大得吓人的声音出现。但是,在CER实验中则忽略了这一意义,只是从情绪反应这一个角度,强调该婴儿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再一见到大白鼠的同时,哪怕他已经知道了不会再产生一个怕人的响声伴随,也还是会同步产生一个情绪上的反射──恐惧反应。这个反应就是条件性情绪反射。这里的条件刺激物就是白鼠(S);哭泣和逃离就是反应(R)或反射;这个反射是带有情绪(E)的,而没有强调认识上的、行为上的和生理上的反应。 
[临床实例7-1·一句冷语促成的数学学习情绪障碍](引自金洪源著《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第七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江某,女,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在班内排榜居前三、四名位置。数学学习一般在班级前数第二、三名水平。某次期中考试时成绩略有下降,距离老师的期望相差较远。当大家纷纷忙着看自己的试卷时,江某见老师从自己的身边走过,她想就一道题向老师请教,不料老师接过试卷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又扔在桌子上,冷冷地说了句:“照这样的成绩,哪儿你也考不上!”江某顿时觉得心里一沉,脸色也变了,什么也没有再说。从此以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见到数学老师,她都会觉得心里一沉,接下来便是什么心情也没有了。每次数学老师来上课时,她都是这样的心情反应。她的数学成绩一跌再跌,不到一年时间,就一直跌到各科成绩总分在班级12名以后。
 为什么老师的一句话会引起这样的后果?在后来对该生进行的调查中,又发现该生从初中到高中阶段,长期潜伏许多心理健康欠佳的证据。例如:经常想一个人找个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经常为同学间的一点小事烦恼;经常担心老师在班里批评某些男生的那些挖苦话是说自己的。
把江某列为第一案例来讨论,是因为她的厌学行为的形成属于本人心理健康欠佳,偶然把情绪波动投射到数学老师和数学学习活动上。如果她不在数学方面表现出条件性厌学情绪反应,也可能会表现在其它方面。事实上,她已经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方面,在一个人独处时的情绪状态方面,明显表现出其心理健康有问题种种迹象。只是她通过意志努力可以暂时地予以克服。而数学学习问题虽然她也通过意志努力进行了自我心态调整,比如说她能够正常上数学课,考试时能取得70分左右的成绩等等。但是,这种心理障碍表现在学习方面就不像表现在人际关系等方面那么好办了,因为在竞争条件下,这种学科性的学习心理障碍必然地表现出学科性学习能力下降。并且在一次次地考试成绩下降过程中,不断地加剧焦虑情绪的放大反应。
在历史上的学派争论中,精神分析学派曾经批评行为疗法只会消除症状,“治标不治本”,可能会使患者“刚刚治好了尿床又出现失明”。现在看来,在用一般的行为疗法消除中学生的厌学行为表现时,稍加留意也会发现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属于那种在厌学的同时,还潜伏着其它心理障碍表现,比如害怕黑暗、人际关系过敏、“小心眼儿”等等,其实都是来自同一个根源——过敏性情绪反应。
[临床实例7-2·范某因看不惯老师爱笑而学习成绩下降](出处同上)
某农村中学初中女生范某,本来也是班级的学习尖子生,成绩最好时曾经排在班内第2名,学校年级组大榜第7名水平。后来该生语文成绩莫名奇妙地大幅度下降。于是,班主任教师一再督促她的语文学习,仍然无济于事,语文成绩还是一降再降。后来班主任在一次长谈中得知,原来范某只是因为看不惯语文老师上课爱笑的习惯,就使得她不爱上语文课。后来她越来越在乎和过敏性地厌烦这名老师上课时爱笑的行为,越来越怕这名老师笑,偏偏这名老师似乎越来越爱笑,在初中毕业考试时她的语文成刚刚及格。
以上所述的情绪反应过敏导致厌学的现象,从表现上看,似乎这些学生的厌学情绪障碍形成得有些过于敏感,事实上,如果深入接触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就会发现这类学生身上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的某些情绪特征,只是情绪发作的程度远未达到一定水平而已。确实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情绪特别容易焦虑或抑郁,并且把这种消极情绪投射到某些不易为别人注意的小事上,因而就对这些小事产生焦虑情绪反射。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学科厌学行为,还同时潜伏着其它过敏性情绪反应的可能。  
四、潜意识性厌学行为的发展 
一开始时的厌学反应是潜意识的,没有思想支持的厌学行为。但是,它一般不会持续很久,渐渐演变成一种有思想支持的厌学思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把厌学的学生的发展分为三类:
1、自制能力比较强的中学生,其潜意识的消极情绪反应向内化方向发展,有逐渐形成神经症趋向。这是因为这种厌学反应本质上也是一种过敏性焦虑情绪,它会在后来的日久天长的时间里得以发展,当其焦虑水平高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焦虑症的症状。所以,在大学心理咨询部门遇到的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的大学生,其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长期处于厌学(也有的称为学习心理压力过重)状态,又遇到意外(家庭危机、亲人病逝、人际关系恶化等)强烈刺激、打击等,最后汇合在一起,多数到大学二年级左右再次遇到不顺利时,其焦虑倾向会达到最高水平。
如果这种焦虑导致的情绪一旦某一天引起了失眠,这种失眠习惯行为就会与焦虑情绪之间建立条件反射,即一到要上床睡觉时,就开始过敏性地焦虑、担忧,怕今天再不能及时入睡……。接着失眠又会导致次日学习活动受影响,本来高焦虑的人就容易记忆力下降,烦躁……,这时医生就会诊断其是神经衰弱。
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潜意识厌学行为有外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形成消极的逃避学习行为习惯、消极性格、反抗人格和多动等。
3、从潜意识厌学向意志性厌学发展
潜意识厌学:仍然有做一名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动机与目标,并且能够表现出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基本的生活方式(例如对学习比较专注,少惹闲事等),也有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与方法等,但就是对某类内容或学科学习时有过敏性地厌烦痛苦反应,特别容易疲劳,学习效率不高等。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渐渐形成一些与厌学有关的思想观点。于是,渐渐形成意志性厌学。
意志性厌学:不但有潜意识性厌学反应,而且有不努力学习的充足理由或深刻理论,能证明不学习者更容易成功的系统思想和途径等。其中有的人从鲁迅、比尔·盖茨、尼采、拿破伦·希尔等名人的经历和思想中找到一些事实、名言、思想、观点,构成反叛父母、老师、学校、教育制度、社会和时代的精神支柱。在这些精神支柱的支持下,他们中有的人离家出走;有的人结成团伙进行某种对老师、家长和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反抗;有人主张离校创业,比如想一个人回到家里不再上学,认为可以当作家、可以搞推销发大财等等。难怪有人说这类学生歪理特别多,痴迷特别严重,已经分不清是非、真假。也有的学生有周密的弃学、逃学的具体计划和策略。
五、走出解决厌学问题的理论误区工作会更有效
知道了学生的潜意识性厌学反应是一种心理障碍性质的体验以后,我们会使自己的许多工作避免再入误区:
1、家长和老师知道了学生厌学行为的原因,可以减少对学生的误解。例如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厌学表现以后,心中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痛苦体验,也自然就理解了孩子过去关于努力学习的许多誓言为什么不顶用?努力学习不怕困难的誓言代表的是这名学生的意志;而一到学习情况下便出现种种与意志、誓言不符的行为时,是他或她的潜意识行为反应,这是他们本人像战胜强迫症一样不容易战胜的自动行为反应。
2、作为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或心理辅导教师,在思想上澄清了厌学形成的心理机制,便可以运用一定的临床技术对学生的厌学行为进行干预。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临床训练。在我们的实验学校里,每天都有成批的学生来集体心理训练室接受克服厌学的训练。当学生克服掉厌学反应以后,学生的思想一般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许多事情的看法更倾向于积极。教师可以由此启动进一步的教育措施。
3、知道厌学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教师、家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便可以自觉地注意心理卫生,减少或防止厌学行为的产生。例如作业量不合理地过大且引起学生反感等;学习和完成作业期间加强积极情绪调节,防止过度疲劳造成的消极情绪与所作的作业练习科目建立条件性情绪反射等等。

        如果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科任教师、家长到学生本人都知道了厌学行为的客观的存在及其形成原因,一般来说想解决一名学生的厌学行为还是比较容易的。至少在我们的实验学校(例如大连二中等),这些问题都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值班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6) 查看评论(0) 点击:9334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