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详情

灵感控制技术与元认知干预技术研发

作者: 金洪源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 2016-03-10
元认知干预技术最早研发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我在铁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的年代,也是我们挨教育局某领导批评,被人家说成是“拿着国家工资埋头写文章赚稿费”的时期。当时很反感教育局领导的这一说法,但是在骨子里也在设法调整自己的专业计划和行为,要认真地为当地教育做些实事。当地校长和一线教师们经常到我们研究所来,把我们当成专家,而我实际上并不懂得什么,只是啃明白了期刊编辑的心思,写一点迎合编辑的东西多发表些文章而已。把目标锁定在发文章上,就容易东一锤子西一镐地研究些没有系统性和缺乏整体规划性的东西。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研发得益于对灵感思维控制技术的成熟;而控制灵感思维技术的成熟,则得益于写文章时对灵感思维调控的成功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隐约感觉到控制灵感思维的成功概率越来越高,能够克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的和心理的难题。这些攻克难题的灵感思维成果当时陆续发表在国内有影响的期刊上。早在80年代中后期的那几年,从攻克实践中的难题到形成论文发表,接连获得成功。那时发稿有稿费,虽然钱不是很多,也接近一个月的工资,至少也是半个月的工资(刚大学毕业时每月薪水是65元,因为上大学前工作5年,没有试用期),大约在30元到70元之间,稿费最多的一篇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发的稿件是200元,稿件字数是14000字。还有《思维科学》发表的一篇关于运用相似论解释同化学习论原理以改进同化学习论教学的文章,接近8000字,也是比较长的,其它的都比较短,在五千字以内。在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稿费确实让人兴奋;兴奋确实有助于灵感思维的形成;对教育、心理界问题的突破性认识,比稿费更让人兴奋,更是容易促成灵感思维的形成。
对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说,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除了得稿费以外,单位还给奖励。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变成铅字被印在精美的期刊上,真是快乐极了。渐渐地我也变得有些不愿意做事情,每天埋头外文资料和论文写作当中。
后来渐渐地发现,发表文章和翻译外语材料的“幸福”生活不能坚持过久,如果把一生事业的指标盯在发表文章和锁定在外语上,今生将会因为硕果累累而一事无成。因为期刊需要什么稿件你侧重研究什么;为了发表一篇文章要一字一字地推敲,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就很少有精力和兴趣去真正地研究如何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于是,放下发表论文的主攻目标,开始研发系统地解决实践问题的技术。
如何解决系统的心理干预技术?从哪里开始?先攻什么后攻什么?如何攻破?真的像西天取经一样,大方向大目标有了,每一步也要脚踏实地去走。每迈一步都要有灵感思维的不断支持才行。因为如果不突破前人的思路,顺着前人的思路走,只会重复前人的现成思路,在略有见解的地方发表几篇文章。如果完全突破前人的思路,很可能将来不被认可,也就是说没有人能读得懂你的文章,于是它很难发表。那时你会陷入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迷我独清的孤独中。1996年以后,我就很少发表文章,即使发表也主要是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上发几篇元认知干预技术研发的相关成果。当然,如果为了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也是可以的,那么,要专门研究如何适合期刊的口味,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折迭起来、包装起来、削削剪剪地去发表。于是,我开始淡泊文章发表的事,把精力集中于技术研发和新一代技术培训后在下一代专业人员临床中应用效果上面。
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过程中的灵感思维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灵感思维主攻目标的确定。没有目标就不会有灵感思维。确定好的有价值的目标,就容易形成更好的灵感思维状态。
寻找和确定灵感思维目标的过程,也是一次灵感思维来完成的。常常是在夜深人静,月光皎洁,梦一般的境界里,一个人在晚上跑步之后,心境极佳的情况下,反复地思考,不断地审时度势,寻找论证……最终只能确定一个大的方向——搞清楚潜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搞清楚各派其说不一的理论体系究竟是怎么回事?直觉告诉我:这些大师们很可能是在说同一个事情,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又不肯正视对方的思考而已。如果各派的理论统一于一种兼容各派见解的整体地理解人类心理结构的理论,那么,我们的教育和心理干预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第二,锁定一个个有价值的实践中的普遍问题,主要是前人久攻不下的世界性的难题,发动一次又一次地灵感思维进攻,突破它。突破的指标就是发现事实真相。心理学界为什么不像医学、物理学那样有着统一的思想和标准化的技术?为什么各派心理学家们对同一个事实,竟然争论不休却各有道理?为什么许多文学家的东西比心理学家的东西还好用?心理学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
灵感思维不是简单地激发灵感思维状态就可以,抓不准问题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要抓准问题,还是要多学习,要熟悉各家各派的理论和方法,否则谈不到审时度势。不能审时度势,还是谈不到选准主攻的问题。
第三,精确深入地表征心理学概念,也是有效灵感思维的必要条件。
心理学科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每个人学完了心理学都觉得自己已经很懂得心理学了。它不像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学习完了知道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以便去请教。心理学科是一个容易让自己夜郎自大的学科。越是初学越觉得自己很懂了。这和心理学出现这么多学派是同一个原因,就是心理的复杂性,即同一个心理现象有许多个层面、结构、因素及其关系、联系等。而每一个人一旦接触到其中的一个层面、结构或因素关系系统,都会觉得自己已经知道全部了。这就是我们研究组里最经常提醒的那个概念——盲人摸象思维。准确地或精确地表征心理学概念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做不到这一点而产生灵感思维过程,得出的理论或方法,很容易是学派的一面之词,一孔之见。
起初,我们避免盲人摸象思维也不是完全自觉的,是在审时度势的思考中,我们心理学的造诣没有那么高深,所以不是只从心理学一个维度来思考问题,常常会有哲学的思考,有文学的思考,有教育的思考,当然,主要的是心理学维度的系统思考。其中,文学的思考让你逼真地知道心理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是形象的而不是抽空的概念。抽象概念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完整、正确表征的。哲学思考让你把握大的方向和根本规则,少走弯路,不犯错误;让你知道朝哪儿努力会“车到山前必有路”;朝哪儿努力车到山前必无路。
后来,我们总结出了控制潜意识兴奋状态的方法;及时设置灵感闪现条件性情境的方法;为获得灵感心态的方法;以及捕捉灵感的方法;验证的沉淀灵感思维成果的方法等等,我们研究进度大大地加快了。
只是能够闪现灵感思维的潜意识状态,远不是真正的有效灵感思维。灵感思维的真功夫在思维本身,而不在于灵感的兴奋状态的出现。人们在酒后、创伤应激状态下也会出现那种灵感思维状态,其结果未必有多大意义。

控制灵感思维的探索过程告诉我们:一些看起来过时的,老的,旧的方法和思想其实是不朽的,例如知识的正确积累和表征;谦虚谨慎的人格;理想或奋斗目标的崇高性及其确立等。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享乐主义,自负,不让自己受委屈等时尚思想,是会妨碍或阻碍灵感的闪现的。

(金洪源随笔)

(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值班信箱:13390021338@163.com

顶(1) 查看评论(0) 点击:3960
留下评论

会员登录后才可以评论